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3日 15:32
来源:中新网甘肃
分享到:
图为临泽县种植的玉米。(资料图)临泽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3日电 (张延平)近年来,张掖市临泽县坚定扛牢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政治责任,着力打造以现代种业育繁推为主的种子产业集群,加快种业振兴步伐,连续十五年玉米制种基地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种子产量达到1.5亿公斤以上,约占全国用种量的13%,全县60%的耕地用于玉米制种、60%的农民收入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玉米制种、60%的农民从事于玉米制种产业,获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国家玉米制种大县”,玉米种子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以标准化生产打造现代种业“示范区”
抢抓新一轮制种大县奖励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农发行7.5亿元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种子产业园改造提升项目等政策机遇,在平川镇、板桥镇集中连片流转土地,执行“耕、种、管、收”全程标准化流程,实现基地生产从种到收全过程标准化运作、自动化控制、机械化作业、信息化管理,建成全程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生产标准化的高标准制种示范基地2.5万亩。
图为临泽县制种企业工人进行玉米种子加工。(资料图)临泽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规模化发展打造现代种业“先行区”
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以“公司+村集体经济股份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土地,以“公司+新型经营主体或农户+反租倒包+土地托管”模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以“土地入股合作”模式实现利益共享,以“农户+饲草银行+劳务输出”的方式发展养殖和劳务经济,形成优势企业与优质制种基地强强对接联合。构建龙头企业与优质基地联农带农富农新机制,实现“一村一块田”“一企一块田”,着力提升玉米制种产业规模化水平。
以集约化经营打造现代种业“核心区”
抢抓国家生物育种任务“独一份”政策红利,积极培育研发能力强、自主品牌优、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骨干企业15家。对制种企业实行评星定级、分类管理,探索政产学研紧密衔接创新平台,实施现代种业工程,推进优质种子生产、试验、加工、服务体系建设。以玉米制种生产环节中土地整治、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托管、水肥灌溉等为内容,延伸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保姆式”服务链条,形成基地化、大型化、育繁推一体化玉米制种产业循环体系。
图为无人机对临泽玉米田地进行植保作业。(资料图)临泽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机械化作业打造现代种业“样板区”
依托1.68亿元的“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购置玉米去雄机等大型现代农业机械,全覆盖组建县镇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推行农机作业北斗自动驾驶、远程监控、实时测亩、实时定位和轨迹查询、精量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秸秆处理等“智慧农机”服务,促进农机供需信息有效对接,农资农机流通高效配置,制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机械去雄比率提升至40%,无人机植保实现全覆盖,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
以信息化管理打造现代种业“引领区”
着力强化信息化监管手段在种子基地监管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制种基地监管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基地上图入库采集系统、全程可追溯系统、配合农业农村部打造基于卫星遥感的基地GIS地理空间监管系统、移动执法监管系统等功能。持续深入推进“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和种子追溯信息系统建设,利用3S、云计算、无人机等高新技术,构建从种子基地落实到春播、夏管、秋收、冬运等全程可视、可管、可控、可追溯的数字化监管体系。(完)
【编辑:刘薛梅】